二維碼到底是如何生成的?自制個性化二維碼可不可行?拍二維碼看新聞是不是會造成很大的數據流量?只看過黑白色的二維碼不知道能否有彩色二維碼?諸如此類問題,顯示出讀者和網友對“平面變立體”的種種好奇。小編就此采訪技術人士,為大家一一揭秘。
疑問一:
二維碼是如何生成的?網上有許多“二維碼生成器”包括“在線生成器”,這些技術都是一樣的嗎?
揭秘:網友在網上搜索到的“二維碼生成器”等應用,只能做簡單的二維碼展示,不是連貫、融合的二維碼平臺。因為,沒有自己的管理平臺、視頻服務器和網站,就無法深度展示內容、形成立體報道。比如,可以通過這類應用展示文字、圖片,但對于視頻、網址鏈接,則無法處理。
疑問二:
會不會出現,同樣的標題內文不同,但是生成的二維碼卻是一樣的(即可能覆蓋另一二維碼)?
揭秘:在網上的一些“二維碼生成器”應用會出現這種情況。一個二維碼的后臺網站,可能會定期更新內容,但碼與碼還是有區別的。
疑問三:
二維碼報道內容(文、圖、視頻等)能保存多久?會不會報紙上印刷的二維碼還在, 而一段時間后手機用戶再拍時內容已不在?
揭秘:目前的二維碼報道內容將會永久保存,給予讀者和網友的每個二維碼地址都不同,其會一直保存在二維碼平臺上,手機用戶隨時拍二維碼都能得到當時報道的內容。當然,有一些內容二維碼如果跟活動掛鉤,可能會有“生命周期”。
疑問四:
若想自己制作個性化二維碼是不是很容易?通過網上“二維碼生成器”即可嗎?如果需第三方制作,需要多少錢?
揭秘:二維碼技術本身比較成熟,也有第三方提供商,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二維碼。比如生成個人的二維碼名片、ID等。當然,如前所述,自行制作二維碼,需要自己的網站、管理平臺以及視頻服務器等后臺支撐。第三方制作收費的標準各不相同,有按字碼收費、有按LOGO收費的。
疑問五:
目前的二維碼制作,是先有內容才能制二維碼,還是制碼和內容分開?
揭秘:基本上是異步制作,即先生成二維碼,然后再完善內容。因為媒體報道講究時效性。只要確定一個二維碼地址,內容可以隨時更新。
疑問六:
二維碼容量可以多大?但考慮到手機用戶的流量有限,二維碼怎樣使用才能節省流量?
揭秘:二維碼本身最大可以容納幾千個字符。“比較條形碼這個一維碼,二維碼的內容是幾何級的增長。”前述人士稱,掃碼本身不涉及數據流量。但掃碼后點擊打開網址則需要耗費流量,視頻>圖片>文字。因此,用戶在使用二維碼看報時,若只是文字,則幾乎無需擔心流量問題,而圖片尤其是視頻內容,最好能在免費網絡下進行。
疑問七:
二維碼可以制成彩色的嗎?與黑白的有什么實質性不同?
揭秘:目前大家看到的二維碼基本上都是呈現黑白的色塊。但目前也有彩色二維碼,比如紅色。屆時,讀者和網友可以看到全然不同的二維碼形象。不過,較黑白二維碼識別度稍差些。